时间:2022-12-10 13:22:55 | 浏览:500
在市场震荡回调、避险情绪升温的情况下,权益类产品吸引力相对下降,而固收类产品追求相对稳健的收益表现,成立规模增长明显高于权益类产品。
8月17日,记者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处获悉,上周(8月8日至8月14日)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回暖,成立规模增长显著;发行市场方面,行情继续向下,发行规模小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投向金融的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大幅增加,投向基础产业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大幅下滑。
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基础产业相关业务总体稳定性依然可预期,但局部问题也不容忽视。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尽管短期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相关业务的空间和机会值得期待。
那么,具体来看,在风险和收益方面,集合信托产品呈现出哪些特点?
政信产品成立下滑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周共有337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增加2.43%;成立规模为200.55亿元,环比增加15.05%,日均成立规模为40.11亿元。
记者注意到,上周投向金融的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大幅增加,而投向基础产业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大幅下滑。
具体来看,上周金融类信托的成立规模为176.13亿元,环比增加30.78%;房地产类信托的成立规模为6.14亿元,环比增加3.75倍;基础产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为16亿元,环比减少45.44%;工商企业类信托的成立规模为1.63亿元,环比减少80.77%。
有信托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现阶段基础产业信托依然是信托资金的主要投向之一,其次是证券投资类业务。目前基础产业相关业务总体稳定性依然可预期,但局部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要防止风险传导。
东方金诚方面告诉记者,虽然今年以来政策强调扩大有效投资,但地方债务风险管控政策保持隐性债务“遏制新增、化解存量”的总体思路不变,加之监管层安排政策性金融发力,下半年基建投资提速对城投倚重不可过高估计。
“整体来看,现阶段城投债短期违约风险依然很低。”东方金诚进一步指出。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号文”提出,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债务风险负总责,“全省一盘棋”,省级政府将充分发挥责任主体统筹作用,风险或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而在“资产荒”背景下,可考虑对优质区域的区县级城投公司适度信用资质下沉,同时建议关注近期出现票据、非标逾期等风险事件的区域。
标品信托成立回升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上周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数量及成立规模均大幅反弹回升,是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上行的主要动力,而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大减。
收益率方面,上周非标类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小幅下行,为6.84%,环比减少0.02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1.65年,环比减少0.20年。
截至8月14日,今年以来集合信托市场累计成立集合产品16144款,累计成立规模7449.39亿元。
发行市场方面,相关数据显示,上周共35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21款,环比减少11.24%;发行规模为213.16亿元,环比减少6.43%;日均发行规模为42.63亿元。
其中,标品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为61.93亿元,环比下滑4.80%;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74.33亿元,环比减少29.13%。
记者注意到,在上周成立的167.79亿元标品信托产品中,固收类产品的成立规模为126.09亿元,环比增加18.40%;权益类产品成立规模36.75亿元,环比增加72.44%。
从投资策略来看,上周固收策略产品数量占比继续上升。据统计,固收策略产品成立数量146款,环比增加13.18%;组合基金策略产品成立数量17款,环比减少32%;股票策略产品成立数量22款,环比增加46.67%。
固收策略仍为主流
可以看到,标品信托产品中,固收策略产品依然是主流。
用益信托助理研究员肖永悦告诉记者,在7月权益市场出现震荡回调、资金避险情绪有所升温的情况下,权益类产品吸引力相对下降,而固收类产品作为投资者避险的一种投资选择,追求相对稳健的收益表现,成立规模增长明显高于权益类产品。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尽管短期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相关业务的空间和机会值得期待。
一位信托公司资产配置部人士告诉记者,从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客户相比以往更加关注产品背后的策略,并希望通过进行不同策略的投资来分散风险平衡收益,投资背后的逻辑非常重要。
“一方面,我们希望在具有较多不确定性的市场,给到投资者相对比较确定的投资方法和逻辑;另一方面,通过投顾服务,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参与度也会越来越高。”该人士进一步指出。
有三方财富理财师告诉记者,以“固收+”产品为例,投资者需要关注相关产品的权益类资产配比,这决定了产品是否足够稳健。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有多家基金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固收+”新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将被进一步规范。
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目前在申报“固收+”新产品时,权益投资比例须在10%至30%之间;同时,在老产品宣传时,对于基金合同定义的投资组合中权益资产占比上限超过30%的产品,不能在宣传时将其称作“固收+”基金,也不能按照“固收+”基金的特征对其进行推广。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市场上信托产品也随之增加。普益标准最新公布的信托理财市场周报显示,2020年3月07日至2020年3月13日,共有38家信托公司发行266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加了6款。增幅2.31%。本周共有33家信托公司
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都是属于资产管理产品,也是重要的理财途径,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那么,小编就先来说说这两款产品的区别吧——首先是概念上就不同。银行理财产品: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我们平时常说的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
信托产品有哪些风险?信托产品风险大吗?很多人在购买信托产品之前都会有一些疑问,比如说:信托产品安全吗?会不会有风险?其实对于投资来说,都是存在风险的,而我们应该了解的不是有没有风险,而是风险的大小以及可控性,那我们就先来看看信托产品安全吗?
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出风险的很少。只要不买到实在太烂的产品,问题都不大。太烂的产品,往往带有明显的特征,应该回避。整理如下:1、不买没抵押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融资,用土地或在建工程做抵押是基本配置。如果没抵押,说明这个项目太缺钱,之前抵押融
信托,起源于英国,由英国衡平法发展而来的一种物权制度。受托人根据委托人(信托人,即财产所有权人)的委托,为受益人(第三人)的利益,对信托人的财产进行管理、处分的法律关系。信托设立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从委托人划转到了受托人,委托人可以是受益人
在市场震荡回调、避险情绪升温的情况下,权益类产品吸引力相对下降,而固收类产品追求相对稳健的收益表现,成立规模增长明显高于权益类产品。8月17日,记者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处获悉,上周(8月8日至8月14日)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回暖,成立规模增长显
日前,五矿信托联合浦发银行,推出综合型股权家族信托。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相关报告,股权家族信托是委托人将其合法持有的公司股权置入家族信托,以此实现委托人的股权类财产隔离、保护及传承等目的。随着高净值人群数量及其可投资资产的持续增长,信托公司深
每经记者: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冯典俊 每经编辑:廖丹第三季度数据显示,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数量双双下滑,共募集资环比降幅8.49%。自7月份开始,集合信托产品在发行和成立数量上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下降态势。对此,有研究员向记者分析,在监管收
今年6月份以来,信托产品的收益率跌破6%。据了解,当前,在房地产信托产品普遍兑付延期的情况下,政信信托仍然受到投资者的高度追捧。产品供不应求之下,多家国企信托公司销售的政信产品收益率破6%了。信托收益率破6,早有先例。这个不算什么新鲜且特殊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金融学院简介上海财经大学始建于1917年,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研究型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一所师资
每经记者:冯典俊 每经编辑:马子卿受季节性因素和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10月集合信托市场各项数据承压。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6日,10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1614款,环比减少509款,降幅为23.98%;成立规模862.43亿
安信信托应监管要求,补充披露三季报信息,其中包括不良贷款资产余额35.62万元,债权投资逾期资产余额85.29万元,本息逾期天数均在720天以上。11月18日,安信信托(*ST安信,600816.SH)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三季报信息
12月2日,由《证券时报》主办的2022(第十五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结果揭晓,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国能生物发电集团2021年度绿色资产支持票据”产品获2022年度优秀绿色投资信托计划奖。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是信托行业规模最大且最具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记者 燕山 鹿凯)上周末,融侨集团发布相关公告显示,其已与平安信托、中国东方资管、三峡华翔等相关方协商,目前已就平安信托安远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安远9号)债务偿付事项达成一致。上述项目所涉债务将分拆为两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2022年6月20日,原本是“2021年中诚信托茂享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茂享1号”)的付息日,但是茂享1号的一位投资者告诉经济观察报,其并未收到利息。据了解,茂享1号由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