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3:27:10 | 浏览:368
本周推荐以下5只信托产品:
以上第一款产品由山东信托发行,投资期限为1.5年,投向房地产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8.6%;第二款产品由中航信托发行,投资期限为2-3年,投向工商企业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8.3%;第三款产品由陕西国投发行,投资期限为2年,投向基础产业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7.8%;第四款产品由金谷信托发行,投资期限为1年,投向工商企业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7.1%,6000及以上可协议;第五款产品由中诚信托发行,投资期限为1年,投向金融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6.5%。
从投资期限来看,第1、2和3款产品投资期限相对较长,适合投资资产充沛且有较长投资计划的投资者;第4和5款产品投资期限稍短,适合追求较高流动性和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2月11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信托业保障基金和流动性互助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老信保基金一分为二,根据定位不同,重新划分为“流动性互助基金”和“信托业保障基金”。
需要注意的是,重新划分的信托业保障基金是指由信托公司缴纳,专项用于处置信托公司系统性风险、具有较大外溢性风险以及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风险的资金。
截至2021年底,信保基金资产总额1467.03亿元,位居金融各行业保障基金之首,要了解信保基金,首先要了解信保资金的来源:
1、信托公司按净资产余额的1%认购;
2、资金信托按新发行金额的1%认购,其中:属于购买标准化产品的投资性资金信托的,由信托公司认购;属于融资性资金信托的,由融资者认购;
3、新设立的财产信托按信托公司收取报酬的5%计算,由信托公司认购。
其中,第一和第三项金额占比较小,信保基金主要资金来源为资金信托新发行金额的1%,不过该项资金在产品到期后要返还,也就是说这些钱并不属于信保基金。
按照新的《管理办法》,第二和第三项认购的资金归“流动性互助基金”,而“信托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不再由信托公司按净资产余额的1%认购,而是信托公司按照各类信托业务收入和固有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其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目前具体缴纳的费率还未确定,规模也无法估算。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第一、两个基金不得用于向受益人进行刚性兑付。
刚性兑付是指信托公司在信托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出于避免声誉风险等目的,在兑付金额与尽责程度缺乏关联性的情况下,仍以固有资金接盘、其它信托产品承接或第三方代偿等方式兑付受益人本金或收益的行为。
第二、若信托公司被撤销或破产清算,两个基金不得对其实施救助。
作为信托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标品信托产品在集合信托市场中数量及规模比重持续增加。数据显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1月,集合信托市场非标信托业务成立规模继续下滑;基础产业信托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标品信托业务成立规模回升,其中基金里的信托(TOF)类产品对标品信托业务的支撑能力增强。专家分析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已结束,在整个资管行业加快转型的背景下,2022年信托公司将进一步拥抱资本市场、创新标品信托。
超五成新增投向实体经济
根据往年情况,受季节性等因素影响,集合信托市场开年往往是市场淡季。数据显示,今年1月,行业新增完成初始登记信托产品6115笔,环比增长54.73%;初始募集规模11327.65亿元,环比增长21.66%。新增信托规模和产品笔数均较上月增长。
从资金投向看,2022年1月,行业投向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规模达到6302.97亿元,占当月新增规模比重为55.64%,规模和比重分别较上月增加2211.51亿元,增长11.7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信托行业在监管政策与窗口指导的引领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通过发挥信托多层次、多渠道配置资源的独特优势,深耕行业与产业的次债次信贷实际融资需求,积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集合信托发行市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政策引导以及机构自身转型驱动之下,行业非标产品规模持续回落。从市场可统计的数据看,今年1月投向基础产业和金融类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规模占比环比上升,基础产业类信托规模占比27.5%,环比增长5.94个百分点;金融类信托规模占比55.48%,环比增长19.60个百分点;房地产类信托规模占比7.61%,环比减少13.26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房住不炒政策基调及房企违约事件影响下,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相关业务比较谨慎。房地产类信托产品收缩的同时,基础产业信托业务备受信托公司的重视,目前产品主要投向城投债、私募债。
标品业务快速发展
1月份集合信托市场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趋势,投向二级市场的信托产品逐渐增加,且标品业务成为信托公司发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1月份标品信托业务的成立数量及规模均回升。1月份标品类产品成立数量1173款,环比减少18.31%,成立规模388.87亿元,环比增长12.68%。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情况表现并不稳定,但整体募集有上行趋势。作为信托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标品信托产品在集合信托市场中数量及规模比重持续增加。随着投资者认可和接受度提升,其资金募集预期将会有所改善。另外,标品信托产品与融资类产品不同之处多,很多标品产品不存在固定的募集规模,且发行额度的披露信息相对较少,这也是现阶段标品信托产品募集尚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从数据看,作为标品业务中重要的产品类型,1月份TOF产品成立数量284款,成立规模154.47亿元,规模占比达到39.72%。虽然存在信息披露不足问题,但整体来看,TOF产品对标品信托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TOF类产品中,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产品比重并不高,多数产品是与私募机构及资管机构等金融主体合作为主。当下,信托公司市场投研体系专业化建设尚有待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是业务过渡阶段的一种选择。
《信托公司资本市场业务发展路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析认为,信托公司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不足,可通过FOF类业务与券商或私募合作。在资管新规下,银行和信托更多会选择与公募基金、券商合作,这主要在于公募基金、券商熟悉资本市场运作规律,投研能力更强,能够和理财子公司、信托公司等资管机构形成优势互补。
开拓资本市场业务
从近些年证券投资、FOF等产品的发行速度可以看出,2020年、2021年的产品发行量快速增加、参与机构也比之前两年增多,说明行业层面已经开始认可并逐渐重视这一业务领域。
信托公司开展的资本市场业务种类较多,除了FOF/MOM业务,还包括二级市场投资业务、PE业务等投资业务以及股票质押业务、债券融资服务业务等融资类业务,此外,还包括大类资产配置、资产证券化业务、承销类业务等其他类业务。《报告》认为,从信托行业当前面临的转型压力以及信托机构的发展需要来看,并非所有的资本市场业务都会未来可期,信托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结合不同类别资本市场业务的特点与要求,有选择地开展相关资本市场业务。
可以看到,2018年以来,信托公司对标准化资本市场业务的重视程度直接体现在相关部门的设立上。在披露2020年年报的62家信托公司中,有50家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约有31家信托公司对前台业务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包括裁撤发展不佳的部门以及通过增设专业化部门/事业部。例如,光大信托增设了证券市场权益投资部。
除了新设立证券市场相关部门外,还有不少信托公司近几年提升了证券投资业务的重要性,包括采购证券投资相关系统、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券商与基金的合作渠道等。
本周共有32家信托公司发行了248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上升41款,增幅为19.81%。248款发行的产品中,有187款产品公布了募集规模,平均计划募集规模为0.93亿元,与上周相比环比减少0.23亿元,降幅为19.66%。本周发行的信托产品总计划募集规模为174.20亿元,环比减少29.24亿元,降幅为14.37%。
本周募集规模最大的产品是北京信托发行的“锦星财富15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首个募集期第一百二十个销售期)”,这是一款房地产类产品,募集规模为13.04亿元。
从期限上看,248款新发行的产品中,有211款公布了期限,平均期限为44.37个月,环比增加4.15个月,增幅为10.32%。
从数量上看,期限为24个月的产品数量是最多的,120个月的产品数量位列第二。
与上周发行的产品对比,24个月的产品数量增加8,收益率略有上升;120个月的产品发行数量增加19,收益率持平。
图表1:本周新发行信托产品期限及收益率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从资金运用领域来看,房地产领域产品发行了21款,工商企业领域产品发行了22款,基础产业领域产品发行了69款,金融机构领域产品发行了93款,其他领域产品发行了0款,证券市场领域产品发行了43款。
与上周的发行市场比,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中的产品数量增加1只,投入到工商企业市场中的产品数量增加8只,投入到基础产业市场中的产品数量减少6只,投入到金融机构市场中的产品增加20只,投向其他领域的产品数量没有变化,投入到证券市场中的产品数量增加18只。
图表2:本周新发行信托产品资金投向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从资金运用方式上看,贷款运用类产品发行了55款,股权投资类产品发行了19款,权益运用类产品发行了121款,证券投资类产品发行了43款,组合运用类产品发行了10款,债权投资类产品和其他类产品均没有发行。
本周新发行的产品在资金运用方式上,依旧以贷款类和权益投资类为主,贷款类产品数量增加5只,股权投资类产品数量增加3只,权益投资类产品数量增加18只,证券投资类产品数量增加18只,组合投资类产品数量减少3只,债权投资类产品数量和其他投资类产品数量均没有变化。
图表3:本周新发行信托产品资金运用方式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本周共有32家公司发行了248款信托产品,其中光大信托的发行量最大,为45只。
图表4:本周信托机构新发行产品数量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本周共有27家信托公司成立了202款集合信托产品。202款新成立产品中,有123款公布了成立规模,平均成立规模为0.51亿元,环比减少0.26亿元,降幅为34.16%。本周成立的信托产品总成立规模为62.39亿元(不包含未公布成立规模的产品),环比减少141.31亿元,降幅为69.37%。
本周成立规模最大的是五矿信托成立的“恒信国兴650号-东李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1期)”,成立规模为5.95亿元,这是一款基础产业类产品。
本周共有182款新成立产品公布了期限,平均期限为45.76个月,环比减少3.16个月,降幅为6.45%。
收益率上,共有97款新成立产品公布了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26%,环比上升0.21个百分点,增幅为3.04%。
从资金运用领域来看,房地产领域产品成立了13款,工商企业领域产品成立了20款,基础产业领域产品成立了58款,金融领域产品成立了79款,其他领域产品成立了2款,证券市场领域成立了30款。
图表5:本周新成立信托产品资金运用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从资金运用方式来看,贷款类运用类产品成立了55款,股权投资运用类产品成立了9款,权益投资运用类产品成立了104款,组合运用类产品成立了4款,证券投资运用类产品成立了30款,债权投资运用类产品和其他运用类产品均没有成立。
图表6:本周新成立信托产品资金运用方式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市场上信托产品也随之增加。普益标准最新公布的信托理财市场周报显示,2020年3月07日至2020年3月13日,共有38家信托公司发行266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加了6款。增幅2.31%。本周共有33家信托公司
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都是属于资产管理产品,也是重要的理财途径,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那么,小编就先来说说这两款产品的区别吧——首先是概念上就不同。银行理财产品: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我们平时常说的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
信托产品有哪些风险?信托产品风险大吗?很多人在购买信托产品之前都会有一些疑问,比如说:信托产品安全吗?会不会有风险?其实对于投资来说,都是存在风险的,而我们应该了解的不是有没有风险,而是风险的大小以及可控性,那我们就先来看看信托产品安全吗?
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出风险的很少。只要不买到实在太烂的产品,问题都不大。太烂的产品,往往带有明显的特征,应该回避。整理如下:1、不买没抵押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融资,用土地或在建工程做抵押是基本配置。如果没抵押,说明这个项目太缺钱,之前抵押融
日前,五矿信托联合浦发银行,推出综合型股权家族信托。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相关报告,股权家族信托是委托人将其合法持有的公司股权置入家族信托,以此实现委托人的股权类财产隔离、保护及传承等目的。随着高净值人群数量及其可投资资产的持续增长,信托公司深
每经记者: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冯典俊 每经编辑:廖丹第三季度数据显示,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数量双双下滑,共募集资环比降幅8.49%。自7月份开始,集合信托产品在发行和成立数量上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下降态势。对此,有研究员向记者分析,在监管收
每经记者:冯典俊 每经编辑:马子卿受季节性因素和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10月集合信托市场各项数据承压。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6日,10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1614款,环比减少509款,降幅为23.98%;成立规模862.43亿
安信信托应监管要求,补充披露三季报信息,其中包括不良贷款资产余额35.62万元,债权投资逾期资产余额85.29万元,本息逾期天数均在720天以上。11月18日,安信信托(*ST安信,600816.SH)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三季报信息
12月2日,由《证券时报》主办的2022(第十五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结果揭晓,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国能生物发电集团2021年度绿色资产支持票据”产品获2022年度优秀绿色投资信托计划奖。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是信托行业规模最大且最具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记者 燕山 鹿凯)上周末,融侨集团发布相关公告显示,其已与平安信托、中国东方资管、三峡华翔等相关方协商,目前已就平安信托安远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安远9号)债务偿付事项达成一致。上述项目所涉债务将分拆为两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2022年6月20日,原本是“2021年中诚信托茂享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茂享1号”)的付息日,但是茂享1号的一位投资者告诉经济观察报,其并未收到利息。据了解,茂享1号由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答:信托公司有两种产品销售渠道,一种是信托公司直销,多数信托公司会建立财富中心或者销售中心等营业网点,来销售信托产品,信托消费者可以前往距离自己较近的信托公司网点购买信托产品,或通过信托公司官网联系理财经理购买;另一种是委托其他信托公司、商
本报记者 余俊毅《证券日报》记者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数据获悉,7月4日至7月10日,集合信托成立及发行市场均保持较高热度,产品成立及发行的规模大幅增加。从各投向领域看,上周投向基础产业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大幅回落,房地产类信托上周成立规模
原创|资管裕道人信托不兑付叫踩雷,提前兑付呢?恐怕是幸福的烦恼幸福幸福在提起兑付,资金平安收回;烦恼烦恼在高息资产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低息这不前段时间;作为央企信托的华鑫信托,一口气兑付了9款信托产品接近40亿元,一下子在信托资管界炸开了锅。
本报记者 张志伟 见习记者 张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投资理财产品是管理闲置资金的有效手段,而在理财产品中,信托理财是重要方式之一。《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7日,2022年以来,已有21家上市公司共购买了近20亿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