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3:38:37 | 浏览:46
本周推荐以下5只信托产品:
以上第一款产品由山西信托发行,投资期限至少为2年,投向基础产业,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7.5%;第二款产品由外贸信托发行,投资期限为1.17年,投向金融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7.3%;第三款产品由外贸信托发行,投资期限为1年,投向金融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7.1%。第四款产品由中铁信托发行,投资期限为2年,投向基础产业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6.8%;第五款产品由五矿信托发行,投资期限为1年,投向基础产业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7.1%。第2、3、5款产品投资期限较短,适合追求较高流动性和较高回报的投资者,其余两款产品投资期限稍长,适合投资资产充沛且有较长投资计划的投资者。
(一)信托头部企业纷纷增资 光大信托注册资本增至84.18亿元
4月14日,光大信托发布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金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显示,经银保监会甘肃监管局批准,公司注册资本金由64.18亿元变更为84.18亿元,股东的出资比例保持不变。4月13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由于资本实力与信托业务规模、抵御风险能力直接挂钩,近年来处于高度发展的光大信托增资节奏明显加快。
光大信托注册资本升至行业第十一位
光大信托此次增资于2020年11月初获得银保监会甘肃监管局的批准。在2020年第三季度经营形势分析电话会议上,光大信托总裁邵泉指出,“要确保尽快完成增资工作。公司转型发展加大投入和前期布局,需要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做支撑,增资对于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都有重要促进作用,是年底之前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由此可以看出这笔增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这并不是近年来光大信托的第一笔增资。该公司上次增资于2018年底获批,并于次年5月份完成。光大信托2019年年报显示,2018年12月28日,经银行保监会甘肃监管局批准,光大信托将注册资本金从34.18亿元增加至64.18亿元,并于2019年5月20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法律手续。
经过两次增资后,光大信托的注册资本排在68家信托公司的第十一位,资本金实力有了很大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提升资本实力是信托行业目前的共识。近年来增资提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将业务开展的规模限制与公司净资产挂钩,增资有助于拓宽信托公司的展业空间,助力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第二,增资能够提高信托公司风险抵御能力和资产偿付能力,更好地满足监管机构对信托公司审慎监管指标和风险缓释的各项要求;第三,增资有助于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提升同业和投资者的认可程度。
头部公司增资需求更迫切 去年至今5家扎堆增资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光大信托,从去年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头部信托公司纷纷进行增资。
从银行间市场披露的未经审计的2020年财务数据来看,去年至今进行增资的建信信托、江苏信托、五矿信托、光大信托、中航信托等5家信托公司,均处于行业净利润前10名。其中,建信信托、江苏信托、五矿信托、光大信托等4家增资已完成,注册资本分别增至105亿元、87.6亿元、130.51亿元、84.18亿元。
而此轮大手笔增资成功使信托行业“百亿元注册资本俱乐部”扩容,新添两员大将。具体来看,建信信托的单笔增资额度为去年最大,注册资本由24.67亿元增至105亿元,增资规模达80.33亿元;五矿信托次之,注册资本由60亿元增至130.51亿元,增加70.51亿元。目前来看,五矿信托和建信信托分别以130.51亿元和105亿元的注册资本排在行业第二位和第七位。
另外,中航信托的增资正在进行中。据了解中航资本于3月底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向控股子公司中航信托增资的议案》。根据该议案,中航资本拟通过控股子公司中航投资以自有资金20亿元向中航信托增资。
对于头部信托扎堆增资的原因:一方面,头部信托公司业务规模较大,为了同步提升资金信托业务的额度,有必要及时增强资本实力。另一方面,头部信托公司在提升自身业务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强大动力,为巩固市场优势地位,头部信托公司的增资需求更为迫切。增资是当前信托公司转型压力的真实反映,头部信托公司增资可抢占市场,提升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在强监管背景下,以应收账款、房地产类为代表的传统非标资产已走进“黄昏”,资管新规过渡期将至,“破刚兑、缩减非标”成为信托公司的常态。为了进一步压降规模,部分信托公司非标固定收益类产品已经停售,业务减少情况较为突出。在过渡期大限将至背景下,向投资者树立“破刚兑”信念,和地方政府频频对簿公堂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在分析人士看来,当前不少信托公司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严重,对转型的路径和方向不清晰,应亟待制定完整的公司战略转型目标,同时加强组织架构、投研体系和人才团队的建设。
在中信信托产品专区,仅有现金管理类、权益投资类产品对外展示,固定收益类产品已经停发。对固定收益类产品出现停发的原因,中信信托表示,目前都是浮动收益类型产品,因为监管政策的原因,固定收益类产品额度较少,从2020年底就开始减少,现在没有固定收益类产品,未来都会减少,也是一个趋势所在。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固定收益类产品、浮动收益类产品都有,但固定收益类的优质产品相对已经较少了。固定收益类产品还在继续,只是在监管的多重限制下,各家公司都在做业务线转型,特别是大举压缩融资类业务,融资类业务向投资类业务过渡的过程中,固定收益类业务减少的情况比较突出。停售固定收益类产品,一方面是顺应监管层压降融资类规模监管要求,目的是减少监管套利,化解信托行业风险,引导信托公司回归本源业务;另一方面反映不少信托公司融资类额度已不足。
资管新规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明确要打破刚性兑付,根据行为过程和最终结果对刚性兑付进行认定,并对违规刚性兑付的机构提出惩戒措施。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披露一则合同纠纷民事裁定书,中信信托因合同纠纷将河南汝州市政府等送上被告席,这场纠纷涉及的是一款政信信托产品,名为“中信·河南汝州市发展应收账款流动化信托项目”。
将地方政府告上法庭,中信信托不是第一家,2020年9月,中泰信托同样以合同纠纷为案由将遵义市汇川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政府告上法庭,其中也涉及一个政信信托产品,名为“弘泰1号遵义汇川集合信托计划”。
状告地方政府并不是新鲜事,只是在信托领域囿于各种实际情况限制,之前鲜有状告地方政府的案例,不过随着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推进,信托公司状告地方政府成常态才能让权力更好地关在笼子里,才能从根上让契约精神风行,而在信息时常不对称的金融市场,只有金融机构严格履约真正做到卖者负责,投资者才有可能买者自负。信托机构以信为本,严格履行受托人责任,践行契约精神更是需要放到立业之本的高度。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下发,百万亿元资管业务迎来巨变。按照原定安排,过渡期大限为2020年底,但在存量资产规模较大、各家机构处置进度不一、叠加疫情影响下,监管层“官宣”将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如何解决存量资产消化、投资者培养与教育、新老产品衔接都成为信托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信托公司转型过渡的难点,业内人士指出,不少信托公司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严重,对转型的路径和方向不清晰。具体包括以往观念固化,专业性人才缺失,组织构架、运行体系及风控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对信托公司来说,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公司战略转型目标;同时加强组织架构、投研体系和人才团队的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市场化的薪酬和竞争机制,为各类业务吸引足够的人才。
目前信托公司面临整改的难点是历史问题尚存,新的方向还在探索中,这对行业大多数公司来说是最痛苦的时期,业务稳定性和人员结构稳定性都面临很大的调整和挑战。这时候大股东的支持就很关键,大股东的持续增资既是帮助信托公司渡过难关,也是为公司长治久安打下基础。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谋求组织机构和管理团队构成的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态势。
固定收益类产品难觅踪影是信托公司压降规模的表现,非标的缩减分为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在绝对规模方面,信托公司需要按照监管要求,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控制房地产业务规模。在相对规模方面,《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要求集合信托投向非标资产的占比不超过50%,信托公司可通过大力发展标品信托业务,降低非标资产的占比。目前信托公司正在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既要维持营收稳定,又需要更大的魄力转型发展。
三、发行情况
本周共有41家信托公司发行了266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加32款,增幅为13.68%。266款发行的产品中,有224款产品公布了募集规模,平均计划募集规模为1.98亿元,与上周相比环比增加0.03亿元,增幅为1.38%。本周发行的信托产品总计划募集规模为442.81亿元,环比增加32.13亿元,增幅为7.82%。
本周募集规模最大的产品是光大信托发行的“光信-善行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二期)”,这是一款金融机构类产品,募集规模为14.78亿元。
期限上看,266款新发行的产品中,有242款公布了期限,平均期限为28.45个月,环比增加2.06个月,增幅为7.82%。
从数量上看,期限为24个月的产品数量是最多的,12个月的产品数量位列第二。
与上周发行的产品对比,24个月的产品数量增加24,收益率略有下降;12个月的产品发行数量增加5,收益率略有上升。
图表1:本周新发行信托产品期限及收益率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从资金运用领域来看,房地产领域产品发行了60款,工商企业领域产品发行了13款,基础产业领域产品发行了60款,金融机构领域产品发行了107款,其他领域产品发行了8款,证券市场领域产品发行了18款。
与上周的发行市场比,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中的产品数量增加4只,投入到工商企业市场中的产品数量减少2只,投入到基础产业市场中的产品数量增加9只,投入到金融机构市场中的产品增加24只,投向其他领域的产品数量增加4只,投入到证券市场中的产品数量减少7只。
图表2:本周新发行信托产品资金投向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从资金运用方式上看,贷款运用类产品发行了50款,股权投资类产品发行了34款,权益运用类产品发行了128款,证券投资类产品发行了18款,组合运用类产品发行了29款,其他类产品发行了7款。
本周新发行的产品在资金运用方式上,依旧以贷款类和权益投资类为主,贷款类产品数量增加8只,股权投资类产品数量增加4只,权益投资类产品数量增加27只,证券投资类产品数量减少7只,组合投资类产品数量减少3只,其他投资类产品数量增加3只。
图表3:本周新发行信托产品资金运用方式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本周共有41家公司发行了266款信托产品,其中光大信托的发行量最大,为46只。
图表4:本周信托机构新发行产品数量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本周共有37家信托公司成立了265款集合信托产品。265款新成立产品中,有167款公布了成立规模,平均成立规模为0.77亿元,环比减少0.03亿元,降幅为4.00%。本周成立的信托产品总成立规模为128.22亿元(不包含未公布成立规模的产品),环比增加52.12亿元,增幅为68.49%。
本周成立规模最大的是五矿信托成立的“恒信日鑫83号-11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规模为6.00亿元,这是一款工商企业类产品。
本周共有247款新成立产品公布了期限,平均期限为31.92个月,环比减少3.78个月,降幅为10.59%。
收益率上,共有128款新成立产品公布了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87%,环比上升0.16个百分点,增幅为2.43%。
从资金运用领域来看,房地产领域产品成立了29款,工商企业领域产品成立了18款,基础产业领域产品成立了63款,金融领域产品成立了115款,其他领域产品成立了7款,证券市场领域成立了33款。
图表5:本周新成立信托产品资金运用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从资金运用方式来看,贷款类运用类产品成立了36款,股权投资运用类产品成立了7款,其他运用类产品成立了6款,权益投资运用类产品成立了156款,组合运用类产品成立了27款,证券投资运用类产品成立了33款。
图表6:本周新成立信托产品资金运用方式分布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市场上信托产品也随之增加。普益标准最新公布的信托理财市场周报显示,2020年3月07日至2020年3月13日,共有38家信托公司发行266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加了6款。增幅2.31%。本周共有33家信托公司
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都是属于资产管理产品,也是重要的理财途径,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那么,小编就先来说说这两款产品的区别吧——首先是概念上就不同。银行理财产品: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我们平时常说的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
信托产品有哪些风险?信托产品风险大吗?很多人在购买信托产品之前都会有一些疑问,比如说:信托产品安全吗?会不会有风险?其实对于投资来说,都是存在风险的,而我们应该了解的不是有没有风险,而是风险的大小以及可控性,那我们就先来看看信托产品安全吗?
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出风险的很少。只要不买到实在太烂的产品,问题都不大。太烂的产品,往往带有明显的特征,应该回避。整理如下:1、不买没抵押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融资,用土地或在建工程做抵押是基本配置。如果没抵押,说明这个项目太缺钱,之前抵押融
安信信托应监管要求,补充披露三季报信息,其中包括不良贷款资产余额35.62万元,债权投资逾期资产余额85.29万元,本息逾期天数均在720天以上。11月18日,安信信托(*ST安信,600816.SH)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三季报信息
答:信托公司有两种产品销售渠道,一种是信托公司直销,多数信托公司会建立财富中心或者销售中心等营业网点,来销售信托产品,信托消费者可以前往距离自己较近的信托公司网点购买信托产品,或通过信托公司官网联系理财经理购买;另一种是委托其他信托公司、商
本报记者 张志伟 见习记者 张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投资理财产品是管理闲置资金的有效手段,而在理财产品中,信托理财是重要方式之一。《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7日,2022年以来,已有21家上市公司共购买了近20亿元的
答:信托消费者购买信托产品后,信托公司将根据信托合同的约定,将募集到的资金投资到包括工商企业领域、基础设施领域、房地产领域、证券投资领域、金融机构领域等方向。信托公司利用信托产品将分散的资金募集到一起,再通过信托贷款、股债联动、股权投资等多
游戏新贵米哈游买理财踩雷,与信托企业发生纠纷引发关注。天眼查显示,近日,米哈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条开庭公告,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将定于2022年7月25日 09时审理米哈游诉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营业信托纠纷”一案。此外,第一
日前,五矿信托联合浦发银行,推出综合型股权家族信托。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相关报告,股权家族信托是委托人将其合法持有的公司股权置入家族信托,以此实现委托人的股权类财产隔离、保护及传承等目的。随着高净值人群数量及其可投资资产的持续增长,信托公司深
每经记者: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冯典俊 每经编辑:廖丹第三季度数据显示,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数量双双下滑,共募集资环比降幅8.49%。自7月份开始,集合信托产品在发行和成立数量上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下降态势。对此,有研究员向记者分析,在监管收
本周明星产品本周推荐以下5只信托产品:以上第一款产品由长安信托发行,投资期限为2年,投向房地产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8.8%;第二款产品由陕西国投发行,投资期限为2年,投向工商企业领域,最高业绩比较基准为8%;第三款产品由山东信托发行,投
根据用益信托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信托业共出现违约项目104件,涉及规模658.71亿元。面对项目违约,信托产品是否还值得购买?行业专家认为,不同的投资者会有不同的风险与偏好,选择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市场总会有一个特定的群体需要选择信托
信托产品的投资起点较高,对于想购买信托产品的投资者而言,需要了解如何购买信托。第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信托产品合格投资者?只有合格投资者才可购买信托产品。按照资管新规规定,资管产品合格投资者是应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
投资人购买信托产品,目前主要有三个渠道,银行、信托公司、第三方,从发行方式来讲,就是直销和代销。直销,投资人直接从信托公司购买产品,这种方式是最直接、资金安全性保证最有力的,项目整体质量一般偏上,但收益率相对第三方代销来讲偏低。银行代销:目